随着“象棋记忆” 公共展示平台(http://xiangqi.sdcbs.com/)的数字化上新,象棋古谱中的经典之作——《橘中秘》,以全新的数字姿态在该平台上线,实现了数字化重生。
自唐代牛僧孺《玄怪录·巴邛人》所记,象棋便有“橘中戏”之雅称,记述象棋秘法招式的图谱自然就称为“橘中秘”了。《橘中秘》诞生于明崇祯五年(1632 年),由朱晋桢精心辑录,自问世以来,以其独特的魅力产生了深远影响,在象棋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《橘中秘》在象棋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是众多象棋爱好者踏上学习象棋、研习棋谱的“第一站”。它的编纂并非横空出世,而是巧妙地汲取了经典棋谱《适情雅趣》《金鹏十八变》的精华,在此基础上,朱晋桢运用其深厚的象棋造诣,对内容进行了系统整理。从分类的科学性到编写方法的严谨性,《橘中秘》都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,为后世棋谱的编撰提供了借鉴,成为无数象棋爱好者研习的经典。
全书共四卷,每一卷都蕴含着独特的象棋智慧。一、二卷着重展现全局着法,其中对斗炮局,尤其是顺手炮、列手炮的各种变化演绎得淋漓尽致。这些棋局风格鲜明,以快攻速决、激烈搏斗为显著特点,充满了进攻性与对抗性。开篇的得先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,堪称经典中的经典,其实它还有一个江湖上更广为流传的名字—— “弃马十三招”。这一棋局着法虽短却精妙绝伦,横车点肋、弃马入局,仅仅十三招便摧枯拉朽般攻城拔寨、斩将夺旗,其中蕴含的精巧变化,让无数棋友沉醉其中,反复钻研。时至今日,在实战对弈中,“弃马十三招” 仍常为棋手们运用,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与战术价值。三、四卷则将重点放在实用残局上,共收录了一百四十局。残局阶段往往是对弈的决胜时刻,《橘中秘》对这些残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,为棋手们揭示了各种胜和棋势的关键所在。无论是处于优势局面时如何巩固胜果,还是在劣势情况下怎样寻觅求和转机,这两卷内容都能给予棋手们宝贵的启示与策略指导,成为提升棋艺不可或缺的宝典。
此外,《橘中秘》辅文包含有《凡例》《全旨》《歌括》(书中记录为 “橘中秘凡例”等)。《凡例》有云:至阅象谱,妙须神悟;《全旨》亦云:棋虽曲艺,义颇精微,必专心然后有得,必合法然后能超;《全旨》《歌括》更是将行子要诀、布局机括编汇成歌诀,读来朗朗上口。这些理论篇章从战略、战术以及棋理等多个层面,对象棋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综合阐述,“有能详察斯言,参玩图势,则国手可几矣”。它们如同灯塔一般,为棋手们在象棋的浩瀚海洋中指引方向,使得《橘中秘》成为明清时期版本最多、流传最广的象棋谱之一。《橘中秘》不仅是一本棋谱,更是象棋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。它穿越了数百年的时空,将古代棋手们的智慧与经验传递至今,让后人得以领略象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魅力与风采。如今,它依然在象棋爱好者群体中广泛传播,不断激发着人们对这一古老智力运动的热爱与探索。从“橘子里下棋”到“数字里对弈”,《橘中秘》正以其独特的价值持续为象棋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着力量。
本次在“象棋记忆”公共展示平台上线的《橘中秘》为陕西省图书馆所藏清刻本。棋迷朋友们可以通过“象棋记忆”公共展示平台在线浏览高清古籍图像,同步演播电子棋谱,也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模拟古代棋手思维,体验与明清棋坛名家的“跨时空对弈”。平台还配套了概述古谱的视频作品,便于棋迷朋友们从更多的角度来了解《橘中秘》的“前世今生”。
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进入公共展示平台